文化改革事件点评:文化改革深化 大小文广整合先行
,根据其讲话内容,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将作为整合后文广集团的两个重要融资平台,整个文广集团有望实现整体上市。
点评:
此次会议风向标意义显著,文化改革已成为传媒板块重要投资逻辑。
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可追溯的最近一次文化改革新闻发布会是在2011年2月份召开的,当时正处于“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衔接期,是重要的历史时期。因此,此次会议在今年2月份召开,具有明显的风向标意义,体现出文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从历史表现来看,传媒文化板块的*策驱动效应明显,我们进一步强化了今年文化传媒板块的投资逻辑,改革主题将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
13年文化建设已经取到较大成效,14年改革将会继续深化。 对于14年的文化改革,我们认为有几点需要关注:第一,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包括下放行*审批、事业单位转企等,将利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广播电视和报刊出版领域;第二,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合作向纵深发展,文化部部长蔡武提出要进一步出台文化与金融合作的相关*策,我们预计在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产业贷款等方面会对文化产业形成新的支持;第三,促进文化消费,并提出文化消费是新的培育消费热点,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人民币,但是2013年的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是1.6万亿左右,还有3万亿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文化消费空间广阔,已经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此外,国新办此次新闻发布会肯定了13年文化建设的六大成效,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文艺创作的生产更加有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和对外文化交流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水平不断加强。
大小文广整合是文化改革先锋,开启本年度文化改革大幕。
上海在文化改革中一直处于先锋地位,2009年上海广电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制播分离,去年年底上海报业的改革和今年年初文广的整合均具有先行示范的意义。此次文广整合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市场化的做法,倒逼内部体制机制的变革,二是充分利用上市融资平台,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借助文广整合的契机,加速发展新媒体业务,以互联和移动互联为主。本次整合的另一大看点在于由被誉为传媒业内最懂资本市场的黎瑞刚主持,回归大文广之前,黎瑞刚任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董事长,2012年,CMC牵头中方公司与美国梦工厂合作建设“东方梦工厂”,成为首个国务院特批的合资电影公司,此前他推动了大小文广率先实现制播分离并尝试文广整体上市。 东方明珠将有望最大收益文广整合。
作为文广集团的两大重要融资平台,东方明珠和百视通都是此次整合的着力点,通过梳理大小文广集团现有业务,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有望独立上市,而其他业务有望注入两家上市公司。虽然目前文广整合还未出台具体的细则,但我们通过合理推测,认为东方明珠有望在本次整合中最大收益,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从现有业务看,东方明珠更偏向传统业务,百视通新媒体业务占比更高,东方明珠可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更大,文广集团优质资产的注入对东方明珠的利好最明显。第二,从股权结构和市值角度看,东方明珠的市值较百视通小,文广集团持股比例更高,更有利于资产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