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厨具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德国品牌性质被质疑专利稳定性堪忧康
TUhjnbcbe - 2025/1/15 18:41:00

近期,央视财经频道在揭露直播行业乱象时,特别批评了罗永浩、辛巴等头部主播带货中的假货问题。除此之外,被央视点名的还有自称“德国高端厨具品牌”的康巴赫,报道指出,“康巴赫”锅具品牌实际上主体运营者为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但却长期以“德国制造”为卖点,此前已经被当地监管局两次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尽快消除影响。

凭借“百年历史德国品牌”宣传噱头,“康巴赫”一度在网红直播间和朋友圈吸粉无数,一把炒锅轻松卖到元,也曾蝉联天猫炒锅品牌类销量冠军。不过,因多次被打上“假洋鬼子”标签,又在与苏泊尔的专利权纠纷案中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家年成立、实际负责人叫周和平的“德国”厨具企业正不断陷入舆论漩涡。

陷“假洋货”罗生门

“康巴赫,德国不粘锅品牌”,百度百科中关于康巴赫品牌的首句介绍这样写到。实际上,不只是百科释义,康巴赫在各种品牌、产品宣传、电商页面甚至直播带货解说中,无一例外都会采用“德国康巴赫”、“德国品牌”、“德国高端厨具”等字样,并不时贴出一个外国人面孔的CEO照片。即使在近期被央视财经直接点名后,康巴赫的回复声明也言之凿凿,“康巴赫系德国品牌是不争事实”。

但根据公开资料,德国专利商标局的公开查询系统信息显示,在欧盟范围内,共有六个与康巴赫相关的商标。其中四个为拼音首字母缩写+中文名称的组合商标(KBH康巴赫),商标申请人分别为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浙江中康厨具有限公司、康巴赫厨具(德国)有限公司。另外两个为年刚刚申请“KBH”纯字母商标,申请人为康巴赫厨具(德国)有限公司。

且不说早期商标为何用德国人看不懂的中文和汉语拼音首字母,仅看这六个商标的申请人就难免让人质疑其企业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根据企查查App和德国的企业登记查询系统分别显示,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浙江中康厨具有限公司、康巴赫厨具(德国)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的大股东均指向同一个中国商人,即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老总周和平。

对此,康巴赫品牌总监吴钒回应称,公司老板确实是中国人,但康巴赫品牌也确实在国外注册,“德国企业与国内企业注册时间相差无几,德国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全球市场,中国生产的产品则是供应国内市场,相较而言,中国才是总部”。这其中,针对吴钒所说康巴赫“德国企业与国内企业注册时间相差无几”,从成立时间来看,二者注册时间都在年,但康巴赫厨具(德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1月1日,比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成立时间(年7月3日)却是要晚4个月。

在此之余,根据公开资料,早在年4月10日,因在“康巴赫”德国风系列锅具锅内标贴及“康巴赫”牌滕基兴系列锅具包装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就被武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文号:武市监罚字〔〕号),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罚款元,上缴国库。

年3月12日,因浙江巴赫厨具有限公司在“康巴赫”牌蜂巢复合钢炒锅的包装盒上印制扫一扫显示“来自德国”的条形码,并在其《产品说明书》上宣传“康巴赫-源自德国的新一代炒锅”和“德国厨具品牌”等宣传字样,且无法提供证据证明上述宣传用语的真实性,武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二次作出武市监行处字〔〕第3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无论是商标、企业注册时间等疑点,还是央视报道、武义县监管部门处罚等点名,都让康巴赫德国品牌的说法变得难以立足,稍有不慎就会涉及到虚假宣传的禁区。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指出,康巴赫的品牌行为其实已经处于虚假宣传的边缘,“消费者由于对商标、产地等概念并不了解,很容易因此产生错觉,误认为这些商品是‘国际品牌授权、国内生产’的洋品牌,而所谓的国际品牌授权,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授权”。

核心专利稳定性堪忧

中国家电网记者查询康巴赫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品牌性质被质疑专利稳定性堪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