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这句老祖宗留下的名言,在如今看来也毫不过时。
随着大规模土地城市化,工作岗位、教育、医疗集中化,越来越多人选择涌进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城市房价也随人口增长水涨船高。动辄四五万每平米的房价,外地打工人都直呼买不起,其实本地人也面临着同样境遇。
这套户型来自广州老城区50㎡的学区房。从房子的建筑结构来看,有点像80、90年代的集体宿舍,因为老旧的房屋布局已经不适用屋主一家的生活方式,在帮房子增添新功能的前提下,整个格局都需要大幅整改。
房屋信息
房屋面积:50㎡
常住人数:三口之家
地点:广州
户型图
原始格局图规划后平面图房屋格局
整体格局布置不合理,厨房和卫浴间所处位置十分尴尬,平时做饭需要从房子里区端菜至外区客厅,穿越整条走廊,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重新规划房屋动线,使其更具人性化。
厨房在房子最里面,上菜极其不便首先去掉客厅与原卫生间之间的墙体,把原本狭窄的走廊打开,墙体打通后利用这部分空间打造成开放式厨房,卫浴间则往里内移。通过简单的改造,不仅在房子前区多出了几平米的面积,同时打通了厨房与客厅,餐厨一体式设计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规划后格局图客厅
原本的客厅已经完全沦为堆放杂物的空间,衣物、鞋子、行李箱在椅子上堆积如山,唯一能让人坐下来的地方就只有餐桌,而无数的杂物还会惹来蟑螂等虫子藏匿,环境实属堪忧。
改造前在改造后,入门就能看见一整面柜体,这是设计师根据屋主生活习惯,进行的去客厅化设计。同时为了满足屋主一家的收纳需求,在客厅布置大量的收纳空间,靠近玄关位置的柜体下方还特意留空,进门后鞋子也有去处。
客厅天花板则摈弃繁冗的吊顶改造成平顶,既可以与收纳柜整体贴合,又放大了客厅空间,搭配牛油果绿的墙漆,整体舒适自然。
改造后设计师选择在靠近窗户的一侧布置书桌和立式书柜,光线充足的环境方便孩子学习阅读,客厅的沙发区和餐桌也可以作为一家人的休闲空间,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改造后厨房
针对老旧厨房脏乱差,收纳不便,进行了全新设计改造。
改造前定制一体式橱柜分区明确,取、洗、切、炒、盛的顺序,分别对应冰箱、水池、备餐台、炉灶、装盘的位置,极大提高了下厨效率,一字型的小厨房也不会显得很局促。
改造后除了吊柜和地柜的收纳区域,还留有置物架的空间,不仅可以摆放多余的电器和厨具,还可以充当临时蔬果架。厨房的物件全都有条不紊地收纳在应在的位置,方便随时保持橱柜桌面的净空,腾出操作空间,做起饭来更加得心应手。
改造后卫浴间
老旧的厕所没有干湿分离,卫浴洗衣用品也缺少专门的置物区域,厕所、淋浴、漱洗集中在同一空间,整体太过杂乱。
改造前而新式设计利用隔间把淋浴和厕所隔开,做了简单的干湿分离。
改造后同时挪用部分次卧空间打造了一个独立的洗漱间,因为该户型没有阳台,缺少晾晒条件,考虑到南方潮湿的天气,在软装上选择烘干机作为弥补。
改造后
改造后
主卧
卧室也面临着收纳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小小的衣柜塞满了换季衣物被褥,放不下每天换洗的衣物,因此还特意购置了外置衣架。同时也缺乏置物平台,一些文件和办公用品,只能摆置在衣柜上。
改造前由于卧室窗户光线过于充足,选择把睡床布置在外侧,里侧则设计成办公区域,动静分明。为了解决收纳整理问题,安装了大型收纳柜提供空间,并且在床头位置和墙上都布置了置物平台。
改造后次卧
在出让了部分空间给洗漱区后,书桌的位置只能挪至客厅了,好在剩下的空间勉强够用,除却一面大型收纳柜,还放得下一张大床和床头柜。
改造前改造后结束语
关于去客厅化:
随着电子消费产品的量产和普及,传统客厅沙发以及电视墙的布局做法,现在已经慢慢淡化。越来越多人会根据自身或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确切需求,而选择去客厅化装修,各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毕竟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
关于开放式厨房:
如果在厨房面积较小,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厨房与客餐厅打通,打造开放式厨房,餐厨一体式的设计,让空间整体更加宽敞明亮。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设计适合不常做饭或倾向简餐的家庭,否则需要考虑厨房的油烟和卫生问题。
案例来源:设计师汤妙悠
责任编辑:Damnyvy肉丝
厨房、客厅、卧室、阳台、卫浴、玄关
更多设计案例
私信
回复"装修"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