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中間商,直接B2B,這樣的模式似乎並不少見,但在廚具領域,集餐廚的確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玩家。
年5月開始,張傑創辦集餐廚。年,集餐廚收入較上年翻了四倍。如今,除了生產和需求的高效對接,並結合銷售情況推出數以千計的貼牌SKU,集餐廚還打造了ERP數據化系統,依此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2個前置倉,用以支撐供應鏈完成“全國24小時內到貨”的服務效果。
在供應鏈末端,集餐廚還配套發展了家加盟店。在京東、美團等合作夥伴的服務、流量雙加持下,集餐廚的服務和產品覆蓋超過50萬家餐廳。
年7月8日,集餐廚宣布獲得由匯禾資本領投,淺石創投、老股東和財基金、星瀚資本跟投的萬元A輪融資。
張傑表示,融資完成後,集餐廚將著力於產業的數據化賦能,打造家優質加盟店,設立30家前置倉,完善智能廚房等已有業務,為進軍海外市場努力。
年行業經驗給足底氣年10月,39歲的張傑離開了老東家,“互聯網開始影響到商用廚具行業,實現理想的機會到了”。
大學畢業後,張傑就進入商用廚具行業,一幹就是15年。
這期間,張傑逐漸註意到商用廚具行業上下遊相當分散,每年近90%的銷售額分布在30多萬個中小企業之中,相互之間基本為單純的成本競爭。
“竈具壞了。”男人向妻子無力地說到。“什麼?”妻子剛端著一盤菜回來,掀開門簾叫道,“客人還等著上菜呢,你自己修不了嗎?”男人說這設備太“高端”,不懂得怎麼修。
二人合夥開的家常菜館已在當地營業已有十年,廚具是男老板在縣裏集市上,從一個操著男方口音、開著農用四輪車的年輕小夥子那兒買的,賣貨的小夥子早已不在這兒了。
這樣的場景張傑看得太多了。他在商用餐廚具行業有15年的從業經歷,深知商用廚具供應效率低下,屬於典型的“螞蟻市場”。
張傑介紹,除了大型餐飲店,由於采購量相對高,廠商和銷售方面不敢怠慢,中小型餐飲店對於維修或換件的需求通常得不到有效快速地解決,拖延時間通常在1周以上,甚至更長久。
萬家中小餐飲企業、億元的市場規模——然而這樣的體量中商業廚具卻存著供應鏈低下的痛點:不僅各級分銷商魚龍混雜,價格不透明,且B端餐飲廚具缺失一站式采購和個性化定制,物流配送低效,售後反應慢且無銷售。
由此,上遊企業在創新能力與意願方面嚴重缺乏,競爭力式微,生存艱難。下遊企業中的零售商則因經營與庫存場地方面的限制,難以為餐飲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及本地化配套服務,而餐飲企業在中長期發展過程中對金融與大數據支持的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
“我在行業裏算是學歷比較高的,之前賺的所有錢,也都來自這個行業”,張傑對商用廚具行業有著很深的感情,想要借助互聯網為其做出一些改變。
因此,為改善餐飲從業者和餐廚具銷售商的供求關系失衡這一現狀,張傑成立了“集餐廚”,定位為“B2B+O2O”模式平臺,即建立線上平臺以直賣產品和線下體驗店以服務商家。
一方面是重建供應鏈,縮短中間層,同廠商直接對接以獲取價格優勢;另一方面是當地餐飲企業提供24小時之內的上門配送、安裝與維修維護。
“B2B”即建立“集餐廚”直賣網,通過行業資深人士對上遊商品與品質的管控,重建供應鏈,砍掉樣品店、省代與二級代理等中間環節,直接為中小餐飲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商用廚具;“O2O”則是通過建立線下服務團隊,為當地餐飲企業提供24小時之內的上門配送、安裝與維修維護。
“這個行業對我個人來說沒有什麼風險”,業內的供應商、渠道商與客戶張傑都很熟,這為他的創業之路添了幾分穩妥。
接下來的一年,張傑一面組建團隊,一面尋找用戶。
為了打通供應鏈,把控產品性價比,張傑特意在團隊中增加了五位擁有二十年以上商務餐廳零售經驗的股東,組成了名為價格聽證會的機構,前往各個相關產業的集散地進行招標式的產品采購。
相比傳統供應鏈,這種方式可為客戶節省四分之一采購成本。
02在線B2B+線下體驗店服務年12月31日,“集餐廚”第一次小型的客戶互動交流會收到余萬元的預付款,加上團隊自籌的萬,資金初具。
年3月,“集餐廚”網站“直賣網”上線試運營,僅有余單品,支持簡單的瀏覽與交易。
5月投入正式運營後,不同於之前的從專業人士視角出發,團隊更多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網站,比如將產品從個多而細的分類更改為商務餐廚具、二手商務餐廚具、快速消耗品、配件、增值服務與金融服務六大類,將用戶的需求細分為後廚、前廳用品與快速消耗品三類。
此後,張傑集中精力做線下推廣與供應鏈優化。以吉林省為樣本市場,去年3月時,團隊將23家零售商轉化為線下體驗店(無需加盟費,只需繳納15萬元的保證金),面向0余家中小餐飲企業提供服務。
當下,“集餐廚”已實現吉林省內的全覆蓋,共轉化了65家零售商作為線下體驗店,服務企業20家以上。
供應鏈端,“集餐廚”開辦產地采購中心,設廠家後置倉。例如,團隊同廠商訂萬的貨,先付其一筆訂金,再根據後續的需求,通過ERP系統同廠商對接按需發貨,同時又建立前置倉,留部分產品方便對客戶發貨,這樣就省去了倉庫成本。
團隊主要是在推進SKU的標準化,以及將一些爆款產品轉化為自有(貼牌)品牌。目前,平臺SKU已從余個被規整至約個。
另外,張傑還組建了“小黃人快速反應部隊”,以每家餐飲店作為一個有效區域,搭配一家線下體驗店。
他將“集餐廚”B2B式在線銷售與線下體驗店日常服務相結合,組合提供上門推廣,快速配送以及上門維修與維護等服務。
也正是因為如此,16年,“集餐廚”整體收入達3萬元,17年上半年收入萬元,6月實現盈虧平衡。
目前,“集餐廚”共有約兩百余家供應商,主要在廣東、山東、河北與浙江等省,客戶則集中在北方地區。
17年下半年,張傑一方面準備將運營部門遷至北京,以便更好地開展電子商務類業務;另一方面,他希望在年底之前,能在東北地區開家線下體驗店,實現全地區覆蓋。
8月8日,“集餐廚”完成0萬的天使輪融資,來自安芙蘭資本。張傑提到此輪融資在用於網站平臺建設、市場拓展以及供應鏈的整合之外,也將用於打造金融服務模型,即通過按揭與租賃的方式建立商用廚具的“二級市場”。
同時張傑將線下體驗店的開辦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改造傳統零售商。這種方式下商家需要交納一筆保證金,由團隊來提供整套運營模式、門店設計及裝修和ERP管理系統,並且提供廚具貨品和技術支持。
第二種是擴展城市合夥人。“集餐廚”公司內部由自推薦方式,通過篩選員工內部人員,到城市各地開辦體驗店,跟平臺一定股權比例分配方式開店,需合力支付其開店成本。
第三種是自營模式,即團隊自己來經營。
03標準化需求的提升“我們的想法一直沒改變過。”張傑表示。距離集餐廚上次融資過去了整整一年。公司的路線愈發堅定,但行業出現了新的動態。
隨著中國餐飲行業向品牌化、工業化方向發展,餐廳對設備、用品的需求已經由原來“滿足使用功能”轉化為設備用品“標準化、智能化、服務化、效率化”,也給廚具制造和銷售整合帶來機遇。
一方面,連鎖餐廳越來越多,標準化定制需求提升,這是上遊制造商的新機會。既不用主導創新過程,又可以提高收入。
集餐廚通過提升售前服務和復購率,對行業進行改革。
“標準化雖是趨勢,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張傑認為,並非所有餐廳都有能力標準化,有些甚至不適合標準化。
智能廚房實驗室就是餐飲從業者了解、學習標準化的路徑。“24小時到貨”和“2到24小時上門維修”是售中、售後服務,而智能廚房則是一種剛剛起步的售前服務。
目前,在北京等核心城市,集餐廚已經開設了多家智能廚房實驗室,不僅可以像樣板間一樣,陳列、體驗餐飲設備,還支持後廚標準化、智能化的研發改造。
這項業務在集餐廚整收入中占比超過10%,其中不乏國內著名餐飲品牌。
04延續最初的邏輯實際上,最初的集餐廚邏輯十分簡單:借助15年的餐飲設備經驗,減少中間環節,整合下遊需求,提升供應效率。
這條路走下來,集餐廚的收入一年內增長了四倍,SKU從劇增到以上,並包含接近50%的自有品牌。銷售渠道從張傑的故鄉吉林出發,覆蓋了北京、遼寧、黑龍江、河北、河南等13個省級地區,累計服務了50萬家餐廳。
“接下來的核心是加盟店的推廣和ERP的強化。”
張傑介紹,加盟店推廣,一方面可以收取加盟費用和提升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一個交流窗口,更好地為本地用戶服務。正如神經末梢的作用並不是“末尾”,反而是傳遞神經遞質的窗口,加盟店也是這樣一種角色。
在他看來,集餐廚開放加盟的目的在於“賦能傳統”,而非貪戀加盟費用,更不是“孵化新人”。或者說,加盟店用自己的服務能力和推廣能力,與集餐廚的平臺互相賦能,相輔相成。
在ERP方面,集餐廚將加大技術投入,並以此引領集餐廚“ERP數據+城市電商+京東旗艦+美團流量”這一商業模式“核武庫”。
年7月8日,集餐廚宣布獲得由匯禾資本領投,淺石創投、老股東和財基金、星瀚資本跟投的萬元A輪融資。
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表示,集餐廚是我們投資眾多供應鏈企業中的典範,也是產業互聯網的價值代表。
在過去的兩年中,集餐廚與張傑不斷突破,走出傳統供應鏈的舒適區,重視產業信息化整合和企業系統化管理,快速搭建了餐廚行業的商業供銷標準和管理體系,實現了業務量的指數化成長。
萬的融資額度,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何“花得更科學”,成為了張傑的新難題。“不過創業這麼多年,遇到的難處太多了,也習慣了。”
集餐廚介紹商用廚具一站式采購平臺
電商
市場需求:
企業上下遊極度分散,行業信息不透明,供應鏈中間夾層多,價格不透明,物流配送慢,服務效率低。
業務描述:
商用廚具一站式采購平臺,平臺采取自營的模式,產品涉及廚房用品、餐飲用品、咖啡茶具、西廚用品、酒吧用品等。在集餐廚直賣網線下體驗中心店,用戶可以享受2至24小時內的快速物流配送,以及售後服務。
產品介紹:
-集餐廚采用“B2B+O2O”的服務模式。
1·B2B即建立“集餐廚”直賣網,通過行業資深人士對上遊商品與品質的管控,重建供應鏈,砍掉樣品店、省代與二級代理等中間環節,直接為中小餐飲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商用廚具;
2·O2O則在各地市建立集餐廚運營中心通過線下服務團隊,為當地餐飲企業提供24小時之內的上門配送、安裝與維修維護。
產品特點:
為中小餐飲企業提供商用廚具及配套產品一站式采購,砍掉了中間環節,直連廠家與餐飲企業。
用戶畫像:中小餐飲企業
收入來源:銷售產品
獲客方式:直賣網線下體驗中心。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