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后,有视频可观看
1
煮妇怎么变得心机了呢?
这还得从年5月份说起,盼望已久的一套精装房可以入住了,而厨房带给我的不爽经历,使我不得不动起了心机。
新房子的厨房面积不小,喜欢做美食的我,想像着穿梭其中,游刃有余的样子,默默的笑了起来!
可是接下来的厨房实战,让我笑容迅速凝固:
问题1:橱柜没有抽屉,拿取很不方便
配好的厨柜没有一个是抽屉式的,需蹲下来,手伸进去,用后面的东西需将前面的拿出来,人一懒只好做罢,我不用行了吧!
问题2:各种管线、水表占用空间,储物效率太低
柜体里面气表、水表、锅炉水泵、水阀、水盆上下水管,分别在四个柜体中,排线杂乱且占用空间,实际的储物空间少的可怜,橱柜设计不合理。
问题3:操作台面设计不合理,动线往返感觉乱
厨柜操作台面成直角形,长但是不集中,尤其配合下面的储物空间,用起来很不方便,增加往返工作量,感觉乱,影响烹饪效率。
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这些生活体验,让我能想到的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个厨房中岛,既可以用来储物,又可以当备餐台,主意定下来,请来厨柜厂家和衣帽间一同开始设计。
按照厨房里的剩余尺寸,大家一致认为90*厘米这个尺寸适中,二侧共设五个抽屉,另二侧是箱式储物,这样四面都可以存放物品。台面采用原厨柜的理石台面,保持整体视觉效果一致,做完之后的样子如下图。
有了中岛,以它为轴心,操作明显方便不少,餐具有了安放之处,简餐、火锅也在岛台上解决了,好开心。
2
心机煮妇首战告败
可是好景又不长,忙于岛台、衣帽间、楼梯柜设计的时候将烤箱和蒸箱的问题忽略了,赶紧让厨柜厂家做了一个独立的电器柜,从下至上依次为洗碗机、蒸箱和烤箱,等到成品安装完才发现,应用起来很不方便,烤箱太高了,不安全,而高起来的大家伙也很不好看!好吧,牙痛、头痛、蓝瘦、想哭。
3
越挫越勇全面宣战
此时的我只想静一静,设计和实际应用间有差距,这个差距是每个人的烹饪习惯和生活习性决定的,你喜欢中餐还是西餐,手洗还是机洗,刀切还是料理机,不同味觉,形成不同的烹饪手法,使用不同的炊具、锅具、餐具等等,而这些细节形成每个人的餐食风格,厨柜的设计需要依据你的这些独特需求来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厂家提供的最新款,或是美风、英风、北欧风等等样柜,概念性强,视觉效果很棒,可是不适用于你的生活习惯和烹饪方式,照搬后各种水土不服,东西依然乱,无处放,或放进去,用起来不顺手。
(一)回放生活,设计源于使用习惯
所以,是时候了解一下自已的生活习性和烹饪习惯了,然后理清需求做出最实用的规划,这一步很重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与厂家进行沟通,量身订做才是最适合的。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静下来,回放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喜欢做新中式、日式和西式菜品,这种餐食,油烟量不大,每餐需食材种类较多,概括为粗、杂、新鲜;每餐需用的锅具也应菜式不同而变化,经常是三个左右;蒸箱更是这种餐食的宠物,使用频率很好,烤箱次之,光波炉用来几十秒加热和毛巾消*,也是每餐不离。此外,破壁机、电饭煲、煲烫锅、厨师机、咖啡机、电火锅、紫铜火锅、煮蛋器等等,这些电器厨具必不可少。
我还喜欢食物和餐具间的搭配,来实现用餐时的视觉愉悦,接下来是愉悦的味觉,最后达到精神层面的愉悦。呵呵,这是我的饮食喜好,这样会用到很多的餐具,桌布,还有一些中、西式模具,它们放在哪里好呢?
还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各种中、西式调味料,米面油放在哪里呢?
▲厨房清洁的用品、用具放在哪里呢?
▲临时增加的各类物件或者干调如何处置?
▲谁家没有个不常用物品储藏处呢?
▲高处取物的小梯子放在哪里呢?
乱子往往都是出在这些小事上,你可以想不到,但是它一定会来惹恼你。于是决定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烹饪习惯重现规划我的厨房。
(二)流程决定动线,动线决定规划
想到这些,再来想想我的个人烹饪习惯,也就是我的操作流程:脑海中想想今天这餐吃什么好呢?于是走向冰箱去找答案,操作路线图从冰箱开始——确定之后将所有食材从冰箱取出放至岛台上面,摘菜\分类——水池清洗\沥水——水池左侧,切菜区开始切菜放到备餐盘中——放在炉具右侧炒菜区,开始准备炒菜——上方拉下调料篮下方拿出锅具——菜炒出前在岛台取出餐具装盘——盛菜并统一端至餐桌。
用餐后中餐具放入洗碗机,洗后从洗碗机取出放回至厨柜,厨柜和岛台应该是与以上工作流程相吻合,才能使厨房效率达到最大化。
(三)功能为先,规划清晰
将原有厨柜拆除,重新定做,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为方便大家参照,我一一分解配图说明:
01
加宽操作台面,上方便于操作,下方便于储物,因为原有柜体内有很多仪表,需要遮挡,也需要预留空间。
02
全部改用抽屉式储物和下拉式储物方式,增加了储物量,使物品一目了然,也方便拿取。
03
厨柜直角区采用折叠门,便于取放锅具,每一个空间都不能浪费。
04
餐厅旁边的门廊,做个L型柜子,一面用来存放异型锅具和餐具,另一面用来存放米面油、干调、烘焙模具、厨房多余物品,中间部分是烤箱和厨师机。
下面和大家进行细节处分享:
1.中间的岛台部分:尺寸加大从原来的*90厘米,调整为*米,每面做成高低不等的三个抽屉,共计12个抽屉,用来存放餐具、酒具,并将餐具按中西式风格分类摆放,拿取时一目了然(岛台记得加电源噢)。
▼岛台中存放下午茶茶具、用餐酒具的三个抽屉。
▼存放西式餐盘、餐具的三个抽屉。
▼存放中式餐盘、餐具的三个抽屉。
▼存放刀叉、餐盒、料理工具的三个抽屉。
2.橱柜主操作台分成烹饪区、切菜区、洗菜区,功能区分鲜明,对应储物明确,再也不用来回折返,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1)烹饪区上方安装二个下拉式调料篮,左侧是西式调味品,右侧是中式调味品,中间部分存放厨房用纸类。
(2)烹饪区下方分别做成抽拉式中式调料篮和切菜用具收纳篮、二个抽屉式收纳篮专门存放洗菜、备菜用具。
(3)切菜区上方,有燃气锅炉一座,各种管线暴露在外,思前想后,做直角型活动箱体进行遮挡,这下美观了不少。
(4)切菜区下方做折叠门专门用来存放锅具(14只锅),把原本闲置不好用的角落空间充分利用,很是方便。
(5)洗菜区下方是清洁用品收纳区,安装抽拉式垃圾桶和拉取式挂杆。零碎物品用收纳筐收纳,显得整齐。
(6)洗菜区右下方,设计二层碗碟拉篮,用来存放全家宴时,整套系餐具。每个套系都单独摆放收纳。
(7)洗菜区右手边的电器柜,上方为下拉式拉篮,存放咖啡器具和保健品,下方为蒸箱和洗碗机电器柜,都是隐蔽式收纳,外观整齐。
3.通向花园的一个小角落也让我充分利用,做成了一个L形开放式柜体,用来摆放异型餐具、锅具。
另一面是个半封闭式柜体,上方存放厨房干调,中间部分是烤箱和除湿机,下方是米面油和空气炸锅、光波炉的收纳空间。
这就是我改造后的厨房,怎样,焕然一新了吧?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完全符合我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习惯的厨房,每天都在用的厨房,一定要设计合理、规划得当,这样才能给我带来做饭的愉悦感,更让我在烹饪过程中使用方便,易于打理。
下面,我用视频形式与大家再详细介绍下改造后的厨房模样,希望您与我一样充满喜悦和兴奋,更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通过这个改造过程,我感觉无论是厨房设计还是家居布置,首先最重要的不是风格,而是基于自己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功能确认和整体规划,只有自己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设计才能延展,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再炫的风格,再酷的色彩都是浮夸的,是没有生活根基的。
大家恭喜我吧,成功向心机煮妇迈进了一步!
END
版式设计
Ya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