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初,制度先行”,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基础理念和常识,对物流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如何建立从货主、承运商、司机再到客户的一站式全链接,如何配载装卸,保障货物安全快速到达.....这往往需要一整套的精细化运作管理流程。
尤其是遭遇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黑天鹅的突袭之下,物流企业更认识到,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向数字智能的转型升级,以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快速响应市场、快速调整应变,已经是刻不容缓。
纵观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状况,为提升运作管理水平,建立一流的企业品牌形象,物流企业一般都部署建设了包括供应链管理、TMS运输管理、WMS仓储管理等多个系统,但如何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集成统一?究其根本,就是要建立四通八达的协同高速公路,加强不同物流环节、业务模块的协同性,强化其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中台架构
构建物流企业数字化协同能力
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物流)创立于年6月,拥有丰富的物流行业运作经验,拥有包括高等级(保税)仓库、堆场、铁路专用线在内的庞大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于天津、上海、大连、无锡等地。凭借滨海新区突出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强大背景,泰达物流积极开拓大商贸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新兴业务门类,建立了覆盖全国以及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国内外业务体系。
随着业务的扩张,泰达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渐滞后于业务发展,集团缺乏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导致数据分散不聚合,无法支撑数据决策和分析,集团战略落地难,*策执行难以保障,集团与各下属公司分散办公,信息无法及时有效传递和共享,且各单位内部流程管理不统一,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复制和扩展更不能适应业务变革。
为加强业务和流程的协同整合,进一步提升集团的协同管理能力,泰达物流以协同运营平台为主体,构建了覆盖前、中、后台的信息化架构。前台涵盖致远互联M3、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