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年,
有难关、有难题,
更让人难忘,
也因此,
感动在这一年
变得必须、必要、
也那么必然。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
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
有一个特殊的厨房,
每到饭点,这里都特别热闹,
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
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
但却处处充满着亲情的温暖。
医院一墙之隔,
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
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
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
厨房的主人就是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夫妻俩,原本在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年的一天,一对年轻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来到早点铺,想借火做菜。
这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炉火,
对于他乡求医的人竟如此珍贵。这个意外收获,
让万佐成夫妻俩感到格外欣慰。
随后,夫妻俩新添置了炉子厨具调料都无偿供大家使用,煤球炉从六个增加到二十几个,一家人的早点铺变成了千百个家的厨房。
春去秋来,
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厨房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天从不离开。18年,来过的人难以计数。万佐成、熊庚香也许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但所有人却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在与病魔抗争、在与亲人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一定有份温暖和欢乐来自爱心厨房。
医院里亲人间互相守护,
院外爱心厨房完成了另一种守护。无论白天或夜晚,
这里总会为你留一个炉火。
万佐成熊庚香:
在人生最后的时候,有人能伸手牵一把,给他一点光给他一点热,
就感觉到比较快乐。
《感动中国》颁奖辞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万佐成熊庚香
来源:南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