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和朋友到晋南一个山村采风,无意中进到了一户建在土崖边的农家小院,遇到了一对中年夫妻,在与他们聊天并参观了他们的土窑后,笔者深受震撼,感觉“开了眼”。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土窑洞,在夫妻二人的操持下,竟打造得如同宫殿一般,且窑内花香四溢、温暖如春,生活功能布置合理、设施齐全,怪不得女主人说“给层楼都不换”。图为夫妻二人的农家小院。从这里看,院子和普通的土窑人家一样,似乎没什么不同。
但当我们走进土窑后,温暖的气息不但顿时驱散冬日的严寒,原本昏暗的土窑因为精致的装修显得特别通透,也让我们眼前一亮。只见夫妻俩居住的窑洞全部被有花纹的扣板遮挡、吊顶,顺着图案延伸到窑洞的末端,那里摆放着一张大床,床头的圆墙上用金色的木条框出一个扇形图案,里面贴了一些花,正中还挂了一面精美的折扇,装饰简单却又美轮美奂。
“这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打造的。”46岁的男主人向我们介绍,这个院子原有两孔窑洞和一排砖瓦房,后来为了增加窑洞的生活面积,在窑洞前加了一个钢结构做主体、玻璃做墙的前厅,“加了这个后,我们把两孔窑洞又做了扣板,地面铺了地板砖,换了镶玻璃的窑洞门,这样一来,采光就特别好,窑洞再不显得昏暗,也干净多了。”图为院子的男主人和女主人。
“改造前,卧室、客厅、厨房都在窑洞内,一进来既杂乱又有各种味道。改造完后,我们把窑洞和前厅重新做了布局调整,两孔窑洞作为卧室,一孔是我们夫妻的,一孔是孩子的。前厅也一分为三,一侧作为厨房,中间是客厅,另一侧做了个隔间当洗澡间。每个区域有各自的功用,整洁多了。”男主人说。图为孩子居住的窑洞。
据了解,这对夫妻结婚前就一直在外打工,两人也是在打工期间相识相知,男主人的老家是晋北人,结婚后随着妻子来到了晋南。婚后,两人继续外出打工,陆续在江苏、上海、*等地打工挣钱,整个打工生涯有20多年。打工让他们挣到了钱,也看到了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图为窑洞前厅的厨房,冰箱、橱柜、液化气及电厨具等一应俱全。
“我们有一儿一女,都已经不再上学,儿子现在外面给一家餐馆打工,女儿最近刚从打工的企业回来,准备过年。”46岁的女主人说,她今年也在外面打工,因为企业没活了才回来的,“孩子他爸这两年不出去了,在家做点收花椒的生意,全家一年能有10多万的收入,在农村算是不错的了,我们很知足。”
女主人说,出外打工非常辛苦,但的确比在家种地挣得多,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觉得活着就要把日子过好,挣钱不是目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情调才是根本。城里人能过好,我们农村人也能过好,所以,我们才把本来黑黢黢的窑洞改造成这样,各种家用电器也添置得很全。”图为家中客厅一角。
在客厅中,夫妻俩还摆放了一个精致的鱼缸,小型增氧机在缸内突突地冒着气泡,几尾锦鲤和锦鲫正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地游动。窑洞内养观赏鱼,这在当地农家中是非常少见的。
“除了养鱼,我们还养了50多盆花花草草呢。”女主人笑着说,夏天,他们会把花草摆放在院子里,冬天冷了,就搬到窑洞内,“窑洞里烧了炉子,非常暖和,所以花和草都长得很旺,有好几盆马上就要开花了。每天看着它们绿油油的在房间里,心里特别舒服。”图为摆放在厨房和客厅隔断上的几盆花草绿植。
“村里很多人到家里来,都羡慕我们这样的窑洞,说是像宫殿一样,说我们一家人过得比城里人还有滋有味。”女主人笑着说,农村人家的院子大,要是用心过日子,巧加改造,不用花多少钱就能过得很好。笔者问女主人,拿城里的一套楼房换这个院子,你换吗?“当然不换了,窑洞冬暖夏凉,院子还能种花种菜,你们的楼房可以吗?”